施工中“加水量”对低水泥浇注料的影响
刘 斌
安徽宁火新材料有限公司
关键词:加水量 低水泥浇注料 抗折、耐压强度
低水泥浇注料是采用多种微粉、复合结合剂及高效外加剂经过合理的颗粒级配优化设计而成的不定型耐火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高温理化性能而广泛用于钢铁,水泥等各种高温工业窑炉。保证和提高浇注料的产品质量是稳定和延长窑炉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低水泥浇注料在其施工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水量偏少,浇注料不易拌匀、易夹杂生料,难于施工,振动后浇注体不密实、易产生空洞。水量过多,振动后水份偏析,颗粒与细粉易产生分层,导致浇注料强度下降。本人取本公司生产的一种水泥窑用低水泥浇注料分别以不同的加水量搅拌制样进行了对比试验,该实验具有普遍意义。阐述如下:
一、实验目的。以具体的实验数据论证说明施工中加水量的多少对浇注料的强度产生重要影响;强调施工中应规范、严格控制搅拌时水量的加入,以保障、稳定浇注后的产品质量。
二、实验过程。取本厂的某低水泥浇注料分成四组,分别加入6%、6.5%、7%、7.5%的水量搅拌3分钟,而后倒入160×40×40mm的三联模内振动成型。经24小时养护后脱模自然干燥一天,再入电热箱中进行110℃×24h干燥处理。干燥后部分样分别入(1100℃×3h)中温炉、(1400℃×3h)高温炉进行中、高温烧成。再分别检测其烘干,烧成后的抗折、耐压强度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及总结分析(见如下图表):
1、制样时对其流动性进行了检测,由上表可知,流动值随加水量增多而逐渐加大,流动性也随之增强,但浇注料本身的材料性能及品质是决定加水量的关键因素,并非说明加水量越多、流动性越好。优良的浇注料加入很少水分便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利于施工。过多的水量加入必然损失浇注料的强度。
2、振动制样时,加水量至7%、7.5%时,发现浇注料出现偏析现象,颗粒下沉,表层粉料较多,造成浇注料整体的不均匀性,从而会降低浇注料的强度,增加浇注料的磨损量和烧后线变化。
3、烘干、及烧后试样抗折、耐压强度的比较:
3.1据以上图表可知,该浇注料抗折强度随加水量的增多而下降明显;水分超过6.5%后,每增加0.5个百分点,其110%×24h、1100℃×3h的强度值下降大于10% 。.浇注料经1450℃×3h高温已烧结。晶相反应完全,结构稳定,抗折强度变化不大。
3.2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浇注料的烘干、及中高温烧成后的耐压强度均大幅度降低,每增加0.5个百分点,耐压强度值下降超过11%,最高下降达18%以上。
3.3加水量在6%-6.5%的范围内,其抗折、耐压强度值较高,并且波动范围很小。说明此加水范围是该浇注料的合理加水量。
总结分析:低水泥浇注料应有其最佳的加水量,过多地加水量会使浇注料的强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缩短浇注料的使用寿命,降低窑炉的运转周期和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低水泥浇注料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单位大多是不受制于产品生产企业的独立操作方,其施工人员为了省心、省力,方便操作,在搅拌加水时随意性很大,往往加入过多的水分,便于浇注料的流动,有利施工,但却对产品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生产企业应加强与施工方的沟通交流,使其认识到加水量在施工中的重要性,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操作规程、控制合理的加水量;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使规范操作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斌.纯铝酸钙水泥结合的低水泥浇注料施工性能的调整和控制.2005年全国不定型耐火材料论文集(210~ 223)
[2]贺智勇. 彭小艳等硅微粉对超低水泥浇注料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2005年全国不定型耐火材料论文集(224~ 228)
[3]韩型禄.不定型耐火材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86~ 90
作者简介 刘斌,男,1976年9月出生,中专学历,助理工程师.安徽宁火新材料有限公司耐火材料研究所技术员,曾参与研发多项耐火材料,并取得了国家专利,是公司技术骨干。